强化医养融合 构建高质量康养服务体系
[发布日期:2025-07-15 ]  

强化医养融合  构建高质量康养服务体系

医药卫生界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为如东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养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迅速,结构性矛盾突出。

截至2023年,如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总数42.91%与日俱增的老年群体,催生了庞大的养老、康复医疗服务需求。面对这一形势,近年来,如东医养市场发展迅速,但整体供需矛盾明显。一方面,低层次养老机构供给过剩。全县共有养老机构床位4853张,入住率仅为40%。另一方面,康复医疗资源供不应求,全县康复床位数47张。其中县中医院康复床位40张,2023年入住患者769人次,常常处于一床难求的状态

养老护理院受人员配置水平的限制,在老年人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水平上与三级医院差距较大。三级公立医院受限于DRG医保收费政策的限制,无法充分收治需长期照护的病人。目前如东老年人所需的综合性、连续性、专业化医疗、康复服务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二、分层康复,构建服务新模式。
  医疗服务是医养结合服务的核心。通过建设如东县康复医院,完善双向转诊和培训指导机制,可以提升县域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患者治疗、康复需求。重症老年患者,在如东县康复医院内接受治疗与康复。恢复期的老年患者,经医院评估可转诊至养老机构内继续康复治疗。如东县康复医院培训中心,负责对县域养老机构进行专业化培训。对于轻症老年患者,如东县康复医院将组织家庭医生,上门入户,开展社区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居家康复。

三、康养结合,减轻社会家庭负担。

随着长寿老人数量的增多,很多老年人面临长寿不健康的问题。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平均带病生存期近10年,由慢性疾病所带来的死因占比达到90%。依托如东县中医院建设如东县康复医院,可以有效整合两院资源

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慢病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中药调理、食疗、养生功法等方法,可帮助老年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对于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病,通过中西医结合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延长老年人的健康生命期,从而实现老年人少生病、不生病、晚生病、生小病的健康目标。另一方面,康复医院建成后,专业的康复团队将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专业的康复计划,帮助老年人更好更快地恢复,利用好双向转诊,减少医疗资源占用。

通过加强预防保健和慢性病管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生命期,可以有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照护压力。通过多层级的康复体系建设,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过度占用和医保资金的浪费,让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家庭双减目标。

四、医养结合,打造康养服务新城。

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万千家庭。医养融合模式,正逐渐成为解决老年人健康与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可以省去老年人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的麻烦,减轻子女的负担。通过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可以让本地老年人在如东安心舒心养老,减少人员外流,同时也能让来有意来如发展的新如东人感受到如东从小到老的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助力如东招才引智,打造宜居宜业新如东。

五、打造样板,构建健康如东新品牌。

依托中医院建设康复医院是面对如东重度老龄化现状的创新之举。康复医院正常运行后域内养老机构合作,为养老机构的入住老年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与域内社区合作,整合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与来院双向转诊便捷服务,助力打造活力养老社区。结合南通正着力打造全龄康养城市的契机,东和公司可在医养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康养运营模式,构建少年养智、青年养心、中年养身、老年养生的健康活力社区。为不同身心状况的群体打造高品质康养生活,提供长期专业看护、照护、医护服务,及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一站式连续性医养服务,构筑紧急救助健康管理老年康复的安全防线,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求。通过对全龄康养服务体系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打造如东康养新品牌。

(发言人系医药卫生界委员履职工委政协委员,如东县中医院党委书记)

 


版权所有:政协如东县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11056875号
联系电话:0513-84512408
传真电话:0513-84512755
技术支持:南通今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